法律声明 | 私隐政策

侯瀚如 2008-01-09
香港 亚洲艺术文献库

语言 粤语 片长/ 2hrs 16mins

「当时有一批翻译关于戏剧的,有荒诞派戏剧,最早接触到其实是”世界文学“,七十年代开始出版,有几个作家对我很有影响,一个是萨特,一个是西班牙诗人洛尔格(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),超现实主义,卡夫卡对我们影响很大,认识到世界可以很荒诞,又很有趣,很好玩,很幽默,又很无奈。八十年代当时的心情是一方面很理想主义,一方面很... ...又不是冷嘲热讽,怎么说呢,是认识到其实最后人生是很荒诞的一件事。所以“等待戈多”那些戏剧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。」

〈话﹒对﹒人〉,侯瀚如、杨诘苍等,1988,行为
侯瀚如访问,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,2008年1月9日

简历︰

侯瀚如,1963年生于广州,国际知名独立策展人及艺评家。

198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主修艺术史,从事艺术及建筑相关的研究,并于1988年取得硕士学位。 1990年移居巴黎,
现任罗马当代美术馆MAXXI的艺术总监。

八十年代,
侯瀚如主要活跃于北京。 1985年11月协助万曼先生(Maryn Varbanov)在中国美术馆举办《壁挂艺术展》。 1989年为《中国现代艺术展》组织者之一。另外,他还保持与广州的联系,特别是1988年与杨诘苍、陈侗、唐颂武在广州中山图书馆举行了行为演出⟨话•对•人⟩。他并在1988年出版了译作《现代艺术观念》(Nikos Stangos, Concepts of Modern Art)(四川:四川美术出版社,1988)。

移居巴黎后, 1997—2000年间,侯瀚如与汉斯•乌尔里希•奥布里斯特合作,策划世界巡回展《运动中的城市》,先后于世界七大城市,包括维也纳、波尔多、纽约、路易斯安那、伦敦、曼谷及赫尔辛基。侯瀚如曾策划的其他展览包括:第二届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》(1997);《威尼斯双年展》(1999,法国馆;2003,《紧急地带》 主题展;2007中国馆《日常奇迹》) ;第三届《亚太艺术三年展》(1999);第三届《上海双年展》(2000);韩国《2002光州双年展》(2002);第二届《广州三年展》( 2005);第二届《地拉那双年展》(2005,阿尔巴尼亚);第十届《伊斯坦堡双年展》(2007);第十届《里昂双年展》(2009)等。